国务院日前发布了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(2012~2020年)》。《规划》的发布实施,为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、明确了任务、提供了保障,对于推动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、促进我国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。化工新材料业内人士也认为,《规划》在指引国内汽车工业发展的同时,也为配套电池材料、橡塑材料等的发展勾画了前景。 《规划》提出,到2015年,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;到2020年,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、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,燃料电池汽车、车用氢能源产业发展与国际同步。到2015年,新能源汽车、动力电池及关键零部件技术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掌握混合动力、汽车电子和轻量化材料等汽车节能关键核心技术,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企业。关键零部件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。 7月10日,工信部部长苗圩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指出,目前国家已出台节能汽车推广补贴、新能源汽车试点示范补贴、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减免车船税,以及技术改造等支持政策。下一步将尽快成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部际协调机制。工信部副部长苏波表示,《规划》的实施,首先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;二是对产业布局要科学规划,统筹发展,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;三是要继续通过积极开展试点示范,加快培育市场。 在国内汽车工业整体低迷之际,《规划》的发布提振了新能源汽车和配套化工新材料产业的信心。业内人士一致认为,化工行业必须抓住机遇,加快培育和发展车用化学品与功能材料,在助推实现中国汽车强国梦的进程中赢得自身的发展壮大。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车产业化的关键所在,目前国内在这方面还不具备优势。亚化咨询总经理夏磊分析认为,动力电池的稳定性、安全性、长寿命以及生产低成本是目前最大的问题。电池的正极材料、负极材料、隔膜、电解质和外壳等都是化学品,最近几年国内在这些领域呈现一窝蜂上马的局面,除了负极材料质量较好外,正极、隔膜等由于质量不稳定都需进口,磷酸铁锂材料还涉及专利问题。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余卓平表示,《规划》中强调的“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、标准和品牌”势在必行,必须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,培育一批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动力电池生产企业。据估计,动力电池正成为化工行业中的新兴产业,如果能实现2020年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产能200万辆的目标,那么电池的年产值可达1600亿元左右。 汽车轻量化是汽车节能减排最主要的途径之一。有关数据表明,汽车质量降低10%,燃油效率可提高6%~8%。中国合成树脂供销协会秘书长郑垲表示,高性能塑料质量轻、性能优异,最终能使汽车在轻量化、安全性和制造成本等方面获得突破。全球汽车工业正进入轻量化发展阶段,工程塑料的应用与需求将快速增长,这对化工新材料行业是难得的发展机遇。 中国一汽集团技术中心负责人江梅称,当前汽车轻量化的主要措施已从工程塑料扩大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,随着材料和工艺技术的成熟,这些材料正在不断扩大应用范围,车门、发动机罩、保险杠和前格栅等20多种车身板件都可用复合材料来替代。 |